? ? 9月26日,公司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總結評估會,全面回顧2025年學習教育成效,動員部署“十五五”期間作風建設重點任務。公司黨總支委員及各支部書記參加會議。 ? ? 會議指出,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在集團黨委統一領導下,公司黨總支緊扣“學思想、改作風、促發展”主線,實現“三個轉變”:一是思想轉變更加篤定,形成“招標工作講政治”的高度共識;二是作風轉變更加硬核,“問題清單”全部銷號;三是發展轉變更加澎湃,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省外市場拓展效果顯著。 ? ? 會議強調,公司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五個再提升”:一是以學鑄魂再深化,持續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二是以改促治再提級,建立整改“二次驗收”機制,嚴防問題反彈;三是以廉賦能再融合,升級“陽光招標”為“價值招標”,探索“招標+”一體化服務;四是以文化人再浸潤,打造升級版廉潔文化陣地,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五是以干立身再出發,科學編制“十五五”發展戰略,為集團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遼招力量”。
? ?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深化黨員對歷史的認知與感悟,強化初心使命擔當,9月25日,公司黨總支聯合東電公司黨支部開展聯合黨建活動,集中觀看愛國題材影片《731》。 ? ? 此次聯合黨建活動,引導全體黨員從歷史中汲取力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務實的作風,在新時代的征程中踐行初心使命,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堅實動能。
世間事,做于細,成于嚴。抓作風建設亦如此。嚴能生威生畏,嚴出好作風好形象。 當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正在全黨開展。本次學習教育明確要求,系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成效和經驗。堅持嚴字當頭、全面從嚴、一嚴到底,既是新時代馳而不息正風肅紀的鮮明特征和有效做法,也是作風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的有力保障。 從嚴立規,定下鐵規矩、劃出硬杠杠。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黨的十八大后,加強黨的建設該如何抓?黨中央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上來就動真格、出硬招。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堅持從嚴要求,體現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規矩是起約束作用的,所以要緊一點”“既然作規定,就要朝嚴一點的標準去努力,就要來真格的”……不加“試行”兩字,表明態度的堅決、規定的剛性,進而把硬要求轉化為改進作風的硬措施,推動嚴的基調一貫到底。 從嚴執行,不打折扣、不做變通。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下大氣力建制度、立規矩,更要下大氣力抓落實、抓執行。黨中央言必信、行必果,用“講認真”的精神、“有韌勁”的行動,狠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中央政治局同志一條一條嚴格對標對表,做到嚴格自我約束動真格,傳遞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無死角、無例外的強烈信號。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結合實際,采取有力舉措,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從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會所里的歪風”,到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深化拓展為基層減負工作,我們黨聚焦“四風”突出問題,步步深入靶向施治,一年一年不松懈,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局,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的氛圍基本形成。 從嚴查處,強化監督執紀,保持高壓態勢。“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對作風積弊,必須零容忍、出重拳,硬起手腕堅決掃除。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嚴的基調不動搖,加強監督、從嚴執紀,真正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不斷織密監督網絡,有機貫通各類監督形成合力,借力信息化手段延伸監督觸角,不斷提高及時發現“四風”問題的能力,形成懲治不正之風的監督壓力。持續加大查處力度,無論職務高低,不管發生在哪個領域,誰違反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就嚴肅處理誰,決不姑息手軟。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07.6萬起,批評教育和處理152.3萬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99.5萬人。 從嚴以終,保持耐心,一抓到底。十多年來,我們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力度和勁頭,嚴肅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真正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推動黨風政風社風煥然一新,黨心軍心民心高度凝聚。但也要清醒看到,“四風”問題頑固復雜,防反彈回潮、隱形變異任務依然艱巨。翻看新近通報的一起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例,有的目無法紀、頂風違紀,有的由明轉暗、改頭換面,有的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黨中央響鼓重錘、三令五申下,仍有人置若罔聞,毫無敬畏戒懼之心。作風痼疾該如何破解?答案是保持定力,以不變應萬變。緊盯不放、寸步不讓,對享樂奢靡之風露頭就打,對頂風違紀行為從嚴查處,對隱形變異新動向時刻防范,以鐵的紀律持續狠剎歪風邪氣。 “切實把作風硬要求變成硬措施、讓鐵規矩長出鐵牙齒。”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話語,彰顯著一抓到底的決心和毅力。八項規定已經成為新時代管黨治黨的“金色名片”,必須倍加珍惜、不斷擦亮。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定能抓出常態長效,讓清風正氣充盈中華大地。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邢婷婷
? ? ? ? 正確對待名與利、得與失、進與退,當放下對“濃”的執念,守好一個“淡”字。明代洪應明所著《菜根譚》有云:“濃處味常短,淡中趣獨真。”大意是說:濃厚的味道往往很快消散,而平淡事物中的樂趣才是最真實的。這句話告誡我們,不要盲目追求濃烈炫目的物質享受,凡事取舍有度,保持淡泊心態,方知人生真味、方得其中真趣。 ? ? ? ? 淡是養生之道。清代美食家李漁有云:“饌之美,在于清淡,清則近醇,淡則存真。味濃則真味常為他物所奪,失其本性。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氣清、胃暢、少病。五味之于五臟各有所宜。”大魚大肉味濃且肥,多食則不堪口膩;粗茶淡飯看似平常,卻是老幼咸宜、久食不厭。可見,口味濃烈,背離健康之道;而以淡養生,則五臟各安,始得長久。 ? ? ? ? 為官從政與養生相通,亦怕一個“濃”字。《道德經》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追求濃烈,助長貪欲,很容易身陷漩渦,迷失方向。從這點來說,“濃”就是過度,就是沉迷,就是貪婪。為官不能化開“濃”字,一味貪圖享受,不可避免會走向腐化墮落。唐代元載擅權跋扈、專營私產,其家被查抄時,除大量金銀錢帛之外,僅當時名貴香料胡椒就有八百斛之多,可謂“濃于貨利,生貪饕病”。 ? ? ? ? 厚于味者薄于行,追求口腹濃味的人疏于修養德行。濃于利則生貪,濃于名則生嗔。而對付貪嗔之念,有一味藥可解之,曰“淡”。為官者若能節制物欲、守住淡泊,就能抵得住誘惑、守得住節操。宋人呂蒙正位高權重,朝中有官員為巴結他,欲進獻一古鏡,又怕呂蒙正不收,便請呂蒙正胞弟為之說合,稱此鏡乃一寶物,能照方圓二百里。呂蒙正聽后哈哈大笑道:我這臉不過碟子大小,哪用得著能照二百里的鏡子?說笑之間,盡顯超然物外的淡泊通透。有此思想境界,自然能做到不貪不嗔,拒賄守廉。 ? ? ? ? 蘇軾在《寶繪堂記》中談道:“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所謂“寓意于物”,就是有限度、不沉迷,從平淡之物上也能享受樂趣。而“留意于物”,則是不知收斂、沒有分寸,這樣無論何物都不能從中得到快樂,甚至深受其害。可見,物欲過濃,得失心過重,會被物役,反失其趣。惟有與物淡然處之,方能體會到“趣獨真”的妙處。蘇軾在《赤壁賦》中寫道:“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種曠達自足的情懷,正是源于蘇軾對世俗功利、個人得失的淡然。擺脫了物欲之濃,守住本分本真,清風明月的勝景才能紛涌入心。 淡泊能明志,肥甘易喪節。廣大黨員干部當克制私欲,不汲汲于榮名,不戚戚于卑位,以淡養廉、以淡養德。如此,方得神爽、氣清、安適。(廖淼)
? ? ? ?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南考察時指出:“不要把寫了多少萬字的學習心得作為學習成績”“講空話、搞作秀,毫無用處”。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把撰寫萬字心得作為學習成績,這個問題看起來不大,但會助長夸夸其談、不務實功的不良風氣,帶壞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政治生態。 ? ? ? ? 一體推進學查改,是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習是查擺、整改的基礎,學得深入,查擺才能更精準、整改才能更到位。撰寫學習心得是學習的重要形式,但若以形式代替內容、只重數量忽視質量,表面成果看上去“光鮮亮麗”,實質上卻落入了形式主義窠臼,違背了學習教育的初衷。 ? ? ? ? 學習貴在入腦入心。學習得深不深,關鍵看是否觸及靈魂、能否“補鈣壯骨”。扎扎實實地學習,就要從學習中深化對新時代以來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效和經驗的認識,就要增強作風建設久久為功、常抓不懈的決心和信心,就要結合實際對自身作風問題進行對照、查擺、整改,紅臉出汗、叩問內心,始終筑牢防范“四風”問題的堤壩、涵養清正廉潔的正氣。 ? ? ? ? 以優良作風助力干事創業,是學習教育的旨歸。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基層治理、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擔當作為、服務群眾,才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所在。黨員干部要克服浮躁心態、摒棄私心雜念,務實功、求實效,聽民意、破難題、謀發展,不做虛頭巴腦的面子工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實際工作。 ? ? ? ? 力戒形式主義,必須依靠制度之力。通過不斷完善相關考核評價體系、激勵體系,把黨員干部從文山會海、痕跡管理中解放出來,不被形式主義所累,推動黨員干部把更多時間花在干實事上,讓工作實績真正成為最亮眼的政績。 (摘編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 ? ? ? 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的《餐飲業促進和經營管理辦法》6月15日起實施,其中突出細化了反食品浪費有關要求。比如,落實反食品浪費法規定要求,明確餐飲服務經營者在食材管理、引導提醒、餐食及服務提供等方面以及團餐和宴席服務、自助餐服務、外賣服務等場景的反食品浪費要求;從優化用餐需求分析、充實菜單信息、配備公勺公筷、提供打包服務、給予光盤獎勵等方面鼓勵和引導餐飲服務經營者加強反食品浪費工作;增加行業協會在制止餐飲浪費方面的有關要求,等等。這凸顯了反對浪費要從細小處做起的理念。 ? ? ? ? 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絕不是小事。“要保持艱苦奮斗本色,不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過去我們黨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現在我們仍然要用這樣的思想來指導工作”“節儉樸素,力戒奢靡,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以儉素為美,以浪費為恥,不僅是精神文明層面的價值追求,也是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價值支撐。 ? ? ? ? 牢固樹立反對浪費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在知行合一,前提是認識到位。雖然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比較齊全,但是,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資源的人均值不及世界人均值的一半。14億多人要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能靠生產消費盲目擴張,而要走資源節約、能源低耗這條科學之路。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每個人的小節約疊加起來成效巨大,每個人的小浪費會導致總體上的損耗驚人。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但艱苦奮斗的精神一點都不能少,必須堅持以儉修身、以儉興業,堅持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使之更加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共識。 ? ? ? ? 做節約資源、反對浪費的踐行者、倡導者。節約就是增產,節流就是增效。要摒棄“少我一個沒關系”“浪費一點不要緊”的錯誤觀念,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養成物盡其用、防止浪費的良好習慣。以反對餐飲浪費為例,要根據就餐人數點餐,預防浪費;已點的飯菜盡量吃完,吃不完的“打包”帶走,自覺踐行“光盤行動”;購買外賣食品注意適量,多點小份菜、半份菜,力爭不剩余、不隨意丟棄。積極向家人、親友、同事等宣傳勤儉節約的重要意義,發揮好家長示范作用,言傳身教引導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 ? ? ? 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黨政機關、黨員干部要走在前、作表率。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與時俱進完善了黨政機關經費管理、公務接待、資源節約等規定,強化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責任落實,進一步擰緊了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制度螺栓。細節是形象,也是導向。黨政機關、黨員干部要堅決落實有關規定,從管住“跑冒滴漏”做起,從節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做起,扎實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進一步推動節約型社會建設。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堅持不懈、久久為功,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周根山)